新闻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策>新闻信息
百年企业 蝶变新生
发布时间: 2019-04-30


——全文转载自《常州晚报》关于“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的专题报道

     作为常武工业文明发展的原点,“大明厂”对于常州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如今,在延陵东路388号,老厂被新生的天虹纺织和新建的“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取代,百年企业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和运河文化交相辉映,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另一种方式向历史致敬。    

    一份当年国棉四厂综合档案室的手写《工厂历史沿革》,稍稍梳理了这座百年老厂的历史:大明厂的前身是筹建于1921年的利民纺织公司,后改组为通成纺织厂。抗战胜利后,著名实业家刘国钧重返故里,租办通成纺织厂,将其改名为大明纺织染公司丁堰工厂,并于19492月正式开工生产。1950年租赁关系结束,工厂正式属于大明公司所有。1966年,大明厂更名为常州第四棉纺厂;1991年以资产一体化的方式加入仪征化纤集团,更名为仪征化纤大明公司;2006年,企业被全球最大的包芯棉纺织品供应商天虹纺织集团收购。

    时隔30多年,原大明厂职工、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沈桥庆还记得自己当年进厂的日子——198478日。他说,当时常州有5家国棉厂,大明厂就是国棉四厂,在5家厂中规模属中上。计划经济年代,大明厂的主打产品是棉纱,后来开始做床上用品,“象船牌”踏花被在常州一度家喻户晓。

    沈桥庆说,当时运河边的纺织厂很多,刘国钧先生选择这里,是因为风水好、交通便利。据老员工回忆,风水先生曾经告诉刘老先生,这里是风水宝地,工厂面对着大运河,意寓着财源滚滚来,加上地势高且平坦,不会遭遇水灾。而事实上,在老员工们的印象里,常州历次下大雨,但工厂从未被雨水、河水淹过。

    作为制造名城的常州,纺织行业的发展在全国曾经是标杆。当时的大明厂,全厂员工有将近3000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全国纺织行业都开始走下坡路,常州也不例外。20068月,在天虹收购后,大明厂进行了改制,如今员工约800多人。“收购之后,产品结构有了很大变化,生产的弹力纱,主要是高端服装的原材料,占领了全国半壁江山。”沈桥庆说,常州目前有3个生产车间,11万纱锭的生产规模,生产30个大类的品种,年产值达4亿元。

    今天的大明厂,更像一个花园工厂,走在里面,绿萌成林,红砖灰瓦,把人代入一种浓浓的民国风情。

    厂内遗存的圆筒形砖砌水塔,整体呈火炬形,高约20余米,是常州仅存的一座民国时期火炬形砖筑水塔。水塔上繁体的“大明厂”字样虽斑驳但依稀可见。沈桥庆说,这个水塔其实从上个世纪90年代常州禁止开采地下水之后就已经废弃了,但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建于民国时期的“大明厂民国建筑群”依旧保存完好,如今还有6处原汁原味的建筑,包括办公室、宿舍、会议室、招待餐厅等,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

    刘国钧的办公室,后改为“不织布”研究中心,两栋楼原为一体,后在80年代由于辅修主干道将中间房子拆除,现用于刘国钧办公陈列室及贵宾接待室;如今的多功能厅,曾经是解放后建的大会堂,当时最多能容纳800人。

    去年921日,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开园,一座以纱线、面料、服装为主题,集办公、研发、文化、发布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平台揭开面纱。

    创意园总占地面积 3.66万平方米,投入近1.2亿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延续传承民国建筑文化,对纱线、坯布、面料服装办公区,产品展示厅、历史文物陈列中心等21栋建筑进行提升改造,其中有多处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既保留老工厂区的古韵,又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外在颜值与内在气质。

    收购后,天虹逐步把业务中心搬到了常州。如今,天虹纺织的全球纱线和坯布业务中心就设在了常州天虹创意园内。天虹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天虹落户以来,高效便民的政府服务,便利畅通的交通区位优势,让物流成本更具优势,加上常州深厚的人文底蕴,比其它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总部经济”效应明显,既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更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经济地位。天虹纺织集团副总裁周霞说,“作为集研发、经贸、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平台,大明创意园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链多元化的整合和员工归属感的提升,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凝聚力。”

    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的开园,标志着百年企业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和运河文化实现融合发展。周霞说,“这里有很多的历史遗产,它们是城市的灵魂,天虹人有义务让常州纺织实现更好的发展,保护、传承、利用好这些工业遗产,也是天虹人的使命,是保留和传承工匠精神的一种延续。”

Sitemap   |   备案序号:沪ICP备05028432号-3 版权所有2014 天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